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明确“学科类”校外培训,体育培训劫后余生

曾潇 体育大生意 2021-10-02


体育大生意第2612期,欢迎关注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文|曾潇

体育大生意记者


教育“双减政策”成为了东京奥运会之外全民最关注的话题之一,甚至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大地震,体育培训行业虽然被认为是受益者,但也难免陷入恐慌。


7月30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在开展校外培训时,体育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


对体育培训行业来说,这显然是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重拳频频 大力打击学科校外培训


这两天,在国家的一声号令下,各地已经开始大力落实教育双减工作。


自从7月24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公布 以来,已经有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四川等多地的相关部门明确表态。


教育部官网汇总各地双减举措


湖北省甚至通过省委宣传部注册的“湖北省扫黄打非”微信公众号,在这个月17日发布题为《暑假,武汉大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的文章,称当地正在大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仅新洲区一区,就清理出证照不齐的培训机构共289家。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则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称广东省将把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纳入“平安广东建设社会矛盾治理考核评比项目”。根据《南方日报》在2020年6月23日对广东省委平安广东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的报道,该工作小组由广东省委书记和广东省省长担任组长与副组长。


这样的监管力度下,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业,已经放弃幻想。


7月29日,《晚点LatePost》报道,培训机构好未来的CEO张邦鑫已经向内部确认了将会进行裁员。另一家机构高途,则可能会有三分之一的人离开。


 


体育培训逃过一劫 需走入良性发展轨道


一直以来,市场都认为对学科类校外培训的监管,对体育培训反倒是个利好。


学科类校外培训被大幅度地取消之后,青少年的课外时间将被大量释放,这是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参与体育培训的前提。


而近两年国家教育相关的政策,也一直在加强对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引导,体育中考已经基本完成了全覆盖,分值还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家长和学生也有需求。


实际上,前些年“鸡娃之风”兴起后,也已经有很多家长看到了青少年缺乏体育锻炼后的弊端,愿意挤出时间让小朋友参与运动。如今汇聚了多方合力之后,青少年之间完全可能刮起一道运动风潮。



资本早已开始布局。冰上运动培训和美育教育机构万域芳菲在六月份宣布完成千万级A轮融资,投资方为新东方3月2日,杭州青少儿体育教育品牌“宾果运动”也对外宣布完成千万人民币级Pre-A轮融资。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体育培训相关企业3万余家,今年前三季度共新注册企业7千余家,同比增长19.45%。这其中,拥有少儿体能培训课程的机构有近3千家,而在2015年,这一数字仅有几十家。


不过,对于体育培训机构来说,这时候反倒要冷静一些,更不能有侥幸之心企图浑水摸鱼。


6月15日,教育部发文,宣布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主要职责是:承担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的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工作,指导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党的建设,拟订校外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会同有关方面拟订校外教育培训(含线上线下)机构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人员资质、收费监管等相关标准和制度并监督执行,组织实施校外教育培训综合治理,指导校外教育培训综合执法。指导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竞赛等活动。及时反映和处理校外教育培训重大问题。


像资金监管、教练资质、办学资质等类似问题,体育培训机构要重视起来。国家对学科类培训的打击,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并不是体育培训机构的护身符,像巨石达阵跑路这样的事件,一旦再次出现,对整个行业都是伤害。


 


体教融合 家长走上体育鸡娃之路?


学科类校外培训被大力打击之后,再配合着国家有关学区房、升学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大部分家长将重新思考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之路。特别是,当很多青少年参与了体育培训,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能后,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自然出现面前。


像东京奥运会首金获得者杨倩,既是运动明星,又是清华大学学生,有可能成为家长与孩子的努力方向吗?


近些年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倡导体教融合的发展,也确实收获了一些实际成果。


杨倩在清华大门前留影


以CBA为例,近年来大学生球员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得到了大幅度进步。对于热爱篮球的青少年来说,通过篮球进入大学,再成为职业球员,已经成为了一条完全可行的通道。其他项目中,足球的广州城俱乐部,游泳的杭州陈经纶体校,都在大力气搭建体教融合的体系。


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既能接受专业的体育训练,又不用早早脱离学校、脱离家庭,家长的顾虑将大大减少。甚至,体育有可能成为很多孩子叩开名校大门的敲门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志让孩子走上体育之路的家长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要弄懂大学或者中学对于体育特长生的招生要求。以杨倩就读的清华大学为例,每年都会发布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简章,每年都会更新招生的计划和具体要求。


其次,家长也要为自己的孩子挑选合适的运动,每项运动需要的能力不一样,每个孩子的特点也不一样,家长切忌盲目。


另外,这里也需要相关部门做好监管工作。体育特长生的招生工作,学校有更高的自主性,需要保证选拔体系的公平、公正、公开,避免此处成为腐败现象的高发地,从而影响了社会公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


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体育运动,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将成为体育产业的消费者。当教育领域做出了如此大的政策转向后,中国体育也要思考如何利用好这样的历史机遇。从基层到顶层,中国体育产业几乎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继续变革、优化。


东京奥运会如火如荼,人们的观赛热情一浪高过一浪。但奥运过后,如何促进越来越多的人走出房间、放下手机,亲身参与体育运动。这显然不能单纯依靠体育培训机构。最起码,城市和乡间需要有足够的体育设施。


有关方面已经在行动。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确立了“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的相关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达到0.9块以上,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更加公平可及,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健身设施网络,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更进一步,当中国拥有了基数更庞大的体育人口,也给中国的各项体育赛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固然,奥运会的地位不可取代,但在奥运会这样的外部驱动力之外,中国体育的发展也需要找到更多的内部驱动力,这其中,国内顶级体育赛事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毕竟,在NBA或者英超之外,我们也需要有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赛事。



另外,对于运动服饰品牌来说,若更多的青少年离开学科类课外培训走向体育场,无疑是为他们再加了一把火。但市场是公平的,需要中国的运动品牌用更好的产品赢得消费者的心。


一言以蔽之,随着双减政策的持续推进,从培训到赛事再到消费,中国体育必然将承接大量的人流与资金,但能否留住这些人流和资金,打铁还需自身硬。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体育产业干货
品牌价值榜林丹纪录片
奥运开幕式海信体育营销
中国体育体育营销TOP10

-商务联系-
大生意君|微信号:tiyudashengyi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